這是個人想法,看看就好。
我愛看小說,國外的也不少。
哈利.波特之類的就不用說了,大部份的人都看過了。
但我最愛的,並不是這部家喻戶曉的,而是來自日本的作家,十二國記作者 小野不由美 老師,以及陰陽師作者 夢枕貘 老師。
接觸這兩位老師的作品之後,我才對日本的小說有所注意。
也因為如此,我對於翻譯者很關心。
為什麼呢?
因為,若是翻譯者的功力不夠,那麼一部好作品,就可能會言不及意。
我在于美人所主持的wto姊妹會中有看到,關於中國四大文學之一的金瓶梅。
其中一段:一番雲雨後...
有點年紀的人應該都了解是什麼意思吧。
(不知道就表示你年紀還太小,等時機到了自然會懂。)
但波蘭卻翻譯-刮風下雨... 囧
看到我就頭暈,也讓我回頭想了一下,難怪有些好書總是不能引人共鳴。
主要是翻譯者對於要翻譯的原文的文化,不是那麼了解。
這又讓我想到 夢枕貘 老師對陰陽師中文翻譯者說的一段話。
首先要說,譯者是在台灣成長,在大陸留學過的日人,所以她本身很明白兩方的文化,直譯絕對會是言不及意。
因為日文有時翻成中文,原文可能用二十個字來表達,中文卻只需一句成語就夠了。
譯者為此多次和日方交涉討論後,老師說:「譯者最大,段落問題就全部交由妳決定好了。」
夢枕貘 老師真是爽快,而譯者的用心良苦讓陰陽師系列小說成了我最愛的小說之一。
若是照原文直譯,工作一下就結束,她本人卻是希望能夠好好表達出原文意思。
雖然說,並不是每個翻譯者能如同陰陽師的專屬譯者(十幾本都沒換過人)相同,能夠身兼兩國之長,但是否有下足苦心,從翻譯好的小說中的支字片語中就看得出來。
因此,後來我購買小說時,都會先看看翻譯者為誰,如果翻譯者的名字是讓我記住的黑名單...很抱歉,書我就直接放下了。
我可以不買,以免那個翻譯者破壞了我對原作的美好想法。
個人想法啦,看看就好,別生氣嘿~